当前位置:首页>政务信息>局馆概况>正文
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概况
───
2025.08.25    来源:
【字体: 】    打印    

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前身为呼和浩特市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2021年机构改革以来,先后整合市城建档案馆、艺术档案馆、党史地方志研究室,组建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自治区特级综合档案馆。内设9个专业科室和机关党总支、离退休人员管理科,下设两个专业分馆——城建档案馆艺术档案馆截至目前共有在职职工83人。主要职能为承担全市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和信息化建设等任务,负责全市党史、地方志和年鉴的编纂和研究工作。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聚焦“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全面加强“四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保管党和国家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馆藏档案总数达到142万卷(件、册),年均接待查阅利用者4000人次。先后被命名为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2024自治区对盟市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获得“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基础业务方面,出台“四重档案”管理办法,陆续接收地铁、机场等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及世界奶业大会等重大活动档案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完成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属地管理积极开展老工业档案抢救工作特色档案、名人档案、口述档案征集成果丰硕。在信息化转型方面,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着力构建集馆内管理、馆外征集、公众服务于一体的档案信息化综合体系。在档案史志编研开发方面,成功举办《青城印迹——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馆藏珍品档案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文献展》《抗日战争档案文献展》等重大主题展览编纂出版《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民国时期教育档案汇编》《民国时期工商业同业公会档案汇编》《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历史》《呼和浩特市志》《呼和浩特年鉴》《呼和浩特简史》《呼和浩特地名概览》等著作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拍摄微视频20余部,其中《内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泛黄名册里的沉痛记忆——日军侵华“万人坑”档案揭秘》等视频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百年辉煌”国家级平台展播。在科研与人才建设方面,档案科技项目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基于档案记载的民国归绥城街巷建筑细节复原及其蕴含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研究》获得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明清归化绥远城建立之际的区域自然环境研究》《BIM技术在呼市机场项目城建档案管理应用中的研究》获得自治区档案科技项目立项成立全市档案史志专家库,拥有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1人、自治区级档案史志专家4人、自治区档案专业人才5人、自治区级青年档案业务骨干4人。

未来,呼和浩特市档案史志馆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巩固深化业务建设成果,不断推动档案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首府发展大局、传承城市文脉、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