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和浩特市艺术档案馆顺利完成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活动档案资料的征集入馆工作。此次共接收入馆文件资料248件、宣传报道7期、宣传册2件、证件4件、歌曲47首(1.37GB)、照片371张(1.2GB)以及视频素材253分钟(19.44GB)。为确保本次活动的珍贵档案资料得以全面收集,呼和浩特市艺术档案馆积极作为、提前介入。通过多部门征集的方式,先后向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内蒙古新思路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这三家参与单位进行系统征集。最终,及时完整地收录了本届民歌节从筹备到实施各个环节的档案资料,为后续研究与展示留存了完整的一手资料。
“中国原生民歌节”是全国性的节庆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自创办以来,已先后在云南楚雄、重庆黔江、江西上饶等地成功举办三届,本届为首度在我国北方地区亮相。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以“原生天籁韵 民歌中华情”为主题,于7月3日至6日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举行,汇聚了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田歌、山歌、小调及吹奏乐、丝竹乐、鼓吹乐等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人员约700余人。活动涵盖开闭幕式、集中展演、草原交响音乐会、民歌走基层、学术交流及多项配套活动,全面展现我国传统音乐类非遗的丰富内涵与当代活力。开幕式在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举办,以五部分结构呈现,融合28项国家级和4项省级非遗项目,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底蕴;集中展演走进玉泉区大召广场、内蒙古博物院广场以及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等多地公共场所,每场节目达十余项,参演者近百人;民歌走基层活动深入和林格尔新区、内蒙古大学、昭君博物院、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等基层点位,联合乌兰牧骑开展多场惠民演出;草原交响音乐会、学术交流、闭幕式等环节进一步拓展了活动的影响力和专业深度。此外,北疆非遗大集市、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等配套活动同步开展,全域宣传矩阵亦点亮城市屏幕,形成广泛社会关注。
本届民歌节档案的全面征集,不仅系统记录了活动盛况,也为推进呼和浩特市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档案工作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通过及时留存涵盖文字、音频、影像等多类型的一手资料,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资源结构,增强了城市文化记忆工程的完整性与延续性。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不断深化对档案工作时代价值的认识,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此次征集工作充分体现了大型活动与档案管理之间的有机互动与协同发展——活动是档案的源头活水,档案是活动的历史见证,更是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全面做好民歌节等相关活动的档案归集,有助于让原生民歌这一民族瑰宝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绘就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蓝图贡献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