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编研
中共绥远特别区地方委员会的建立
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呼和浩特地区革命的领导,1926年9月,中共北方区委派熊味根来到归绥组建中共绥远特别区地方委员会(简称中共绥远地委),领导该地区的工作。熊味根、路作霖先后任书记,路作霖兼组织部部长,杨曙晓、麟祥先后任宣传部部长,中共绥远地委机关设在旧城的三官庙。中共绥远地委下设中共归绥县委和中共归绥县西区委员会,其中,中共归绥县委由路作霖兼任书记;中共归绥县西区委员会由王建功任书记,张文理任组织部部长,郝俊文任宣传部部长,郄敬书为委员,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中共绥远地委除了领导归绥城内的各级党组织外,还领导不塔气等16个农村党支部。
中共绥远地委成立后,领导呼和浩特地区群众开展广泛的革命运动,发展党团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开展铁路工人斗争,支持冯玉祥国民军反对军阀的反动统治和对当地民众的剥削与掠夺。在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的同时,为了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继续广泛开展群众工作,还成立了“国民运动委员会”(吉雅泰任主任)与“职工运动委员会”(由路作霖和杨曙晓负责)等组织。
1926年下半年,中共绥远地委与国民党绥远特别区党部联合组织归绥县农民协会,杨植霖担任归绥县农民协会秘书。农民协会以“打倒土豪劣绅、反对贪官污吏、反对苛捐杂税”等口号开展农民运动。吉雅泰、路作霖、杨曙晓等经常到归绥附近的农村开展工作,组织基层农民协会,在归绥郊区五路村等地先后成立农民协会。10月间,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回到归绥地区的贾力更、高布泽博、王建功等党员团员,以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在归绥周围的农村广泛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贾力更在其家乡把什村、毕克齐一带积极开展宣传、发动群众的工作,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宣传南方农民运动的经验,揭露地主豪绅欺压乡邻的罪恶,发动农民起来斗争,很快就成立农民协会。高布泽博深入到察素齐、毕克齐一带,联络农民,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王建功则以兵州亥、什报气两村为中心,向周边农村开展工作,制定的基本口号“反对苛捐杂税、反对贪官污吏”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在农会组织上,王建功采取“个别发展、扎根串联”办法,并实行双重组织形式,先由积极分子组织秘密农会作为基础,以后再由秘密农会发展成为公开的农会。在发展步骤上,先在一个村打下基础,而后再由这个村向四周发展;同时又派人到别区去做另一个村,让它逐步发展。村与村、区与区之间的群众运动就逐渐连成一片。由于方针和做法正确,王建功很快就在兵州亥、什报气、牛牛营、忽拉格气、瓜房子等村培育了一批农村骨干,分别组织起农民协会小组。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归绥县西区农民协会。同时,他们还积极地做扩大共产党在农村的影响工作,把收集到的地主、官府欺压群众的事件整理成材料,到各村散发。并先后发展乔茂、旺旺等一批共产党员,在兵州亥、什报气、毕克齐等村成立了党支部,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归绥县西区委员会,党的组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在归绥产业工人和手工业工人中也开展了工运工作。在铁路、福源毛织厂、福绥毛织厂、铸铁厂等工厂中组织工会,并在归绥中学成立工人夜校,刘进仁任工人夜校校长,张焕文、张国林任主任,丁钰文、崔书铭任教员,每晚上课,通过学文化的方式宣传革命思想、讲述革命道理。这些群众组织和团体的纷纷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呼和浩特地区革命斗争的迅速发展。